映象网讯(朱保磊 通讯员 范碧龙)三个月前,永煤公司顺和煤矿瓦斯发电站承载着豫东地区瓦斯发电“试验田”的期望,开始运行。
发电效果好不好?抽采浓度够不够?虽然做了多次研究论证,但具体效果怎么样?还得靠这块“试验田”给出答案。
播下希望的种子,挥洒拼搏的汗水,从日发电6000千瓦时,1万千瓦时再到11月下旬突破2万千瓦时,从单机运行到双机运行,顺和人将“试验田”变成了“丰产田”,实现了翻三番的螺旋式增长。
以瓦斯发电推动瓦斯治理
如果把瓦斯比作发电的“粮食”,那发电量的多少,关键在于产地产量的多少。
“瓦斯发电站运行之初,我们就认识到了问题的关键点,下发了《地面泵站瓦斯气源保障规定》。”顺和煤矿副总工程师白克新说,“矿上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牵头抓总,业务科室协调对接,打钻、采掘等区队日常巡检、维护等职责,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局面。”
同时,树立以注浆、封孔质量为重点的考核导向,顺和煤矿强化对施工区队钻孔注浆、封孔质量的管控力度,强化施工队伍任务目标考核,做到月任务日分解,日进度日通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瓦斯气源来源充足。
为保证抽采系统稳定,顺和煤矿对高负压抽采的使用范围进行了限定,对抽采管路的操作范围进行了严格要求,明确规定严禁施工人员违规操作高、低负压并网点蝶阀,如因延接或改造抽采管路确需操作时,也必须提前申请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顺和煤矿通防科副科长李举东介绍,“在现场管理方面,我们规定除了钻孔正常连抽采用高负压外,其余均需按照流程审批,临时使用也得经通防科、通风副总和总工程师批准,未经批准私自使用的,除对责任单位处罚外,对责任人按严重‘三违’进行考核。”
严举措带来好效果。目前,矿井气源瓦斯浓度稳定在8.5%至11%,以瓦斯发电促进瓦斯治理的初衷已经实现,正在用行动践行“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为进一步提升现场瓦斯抽采效果,顺和煤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着力提升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学习借鉴淮南瓦斯治理经验,因地制宜消化吸收帷幕注浆、吹孔修复、全程下筛管等好的做法。
顺和煤矿总工程师张洋介绍,通过在2404中、下底抽巷等地点实施帷幕注浆、灌浆措施、吹孔工艺技术,日平均瓦斯浓度呈现上升趋势,日平均混合气体流量呈现逐步降低趋势,通过帷幕注浆封堵煤体裂隙,减少了抽采过程中的漏气现象,整体效果明显。
问题出在哪里,创新的步伐就跟到哪里。抽采管路系统是瓦斯发电的“血管”,发电量的多少,关键在于“血管”的畅通。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地面瓦斯泵站的抽采泵产生的负压是抽采瓦斯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顺和煤矿通过在地面瓦斯泵站抽采泵吸入口附属管路增加1道电动闸阀,调整闸阀配入空气,满足缓解抽采负压的要求。但由于空气的混入,造成了泵站“进气侧瓦斯浓度高,出气侧瓦斯浓度低”的尴尬局面,而瓦斯发电需利用出气侧的瓦斯,这与发电的瓦斯浓度要求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如何在保证负压无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抽采气体的瓦斯含量?顺和煤矿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攻关改造,花小钱干大事儿。该矿通防科、机电科等业务科室技术人员充分论证、合力攻关,通过综合瓦斯抽采泵运行原理、正负压配气原理与气体浓度保持方法等,在管路的合适位置安装1根DN300管路,将正负压管路联通,中间安装电动闸阀控制气体供应量,达到内循环配气的最终效果。仅投入5800元就代替了80万元的设备。
顺和煤矿机电科副科长陈勇算了一笔账,如果上设备,需耗时3个月,施工周期在15天左右,每度工业用电按0.8元计算,通过管路系统改造产生经济效益120余万元。
新发展理念指引矿井前行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和煤矿如何巧借东风,顺势而为?
项目建设伊始,顺和煤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经过多方比选,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利用外部资金投资建设,矿井以未来电费形式分期支付工程款,减轻项目投资的成本压力。从实际施工到发电成功,实际工期只用三个半月。
“现在,每天早调度会前由总工程师牵头召开的瓦斯日分析会议已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每天会议上通报发电量及影响情况,协调解决抽采、发电各环节问题,强化了责任心和效率提升。”该矿探防队队长杨赫说。
同时,顺和煤矿还建立了地面瓦斯抽采泵站瓦斯浓度低于8%超过10分钟,30分钟,1小时的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瓦斯气源充足。
据悉,自2021年8月底瓦斯发电站运行以来,顺和煤矿已累计瓦斯发电80.5万千瓦时,增盈近40万元。
“有新发展理念指引矿井前行,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顺和煤矿矿长、党委书记蒋恒说,“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借鉴淮南瓦斯治理经验,确保瓦斯治得住、治得快、治得省。”
未来,顺和煤矿还将启动装备1台700 kW瓦斯发电机组、2台余热锅炉的二期工程。这块“试验田”里将产出更多的“绿色粮食”,为守护一方碧水蓝天净土,为持续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作出应有贡献。
(映象网永城新闻热线:180 0371 3057投稿邮箱:yongcheng@hnr.cn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昨天(17日)公布的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从用电量看,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6%,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据当地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国家经济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日前批准了中巴经济走廊下融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巴基斯坦一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项目。巴基斯坦铁道部长艾哈迈德表示:“一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乃至巴基斯坦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情况:上半年,风电发电量2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光伏发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记者李婕)日前,三峡集团长江干流四座梯级电站——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共82台机组实现2020年首次全开运行,总出力达3953万千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动力保障。据了解,三峡电站供电范围覆盖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重庆等10个省市,去年全年发电量达968.8亿千瓦时。
中国又一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工程——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乌东德水电站昨天(29日)正式投产发电。据测算,乌东德水电站生产的绿色电能,每年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清洁水电将输送南方电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方建设。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11日发布2020年一季度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情况。一季度风电发电量1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548小时,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是云南、四川和广西。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4月1日至15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实现了正增长。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有色金属、医药、电子、化工、钢铁、机械等工业行业用电量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去年水平。
随着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国民经济正加速向常态回归。在单葆国看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多外部风险挑战。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4日听取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还存在财税、土地、环保等政策衔接不够,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仍需加强等问题。
在连日高温的拉动下,昨天(26日)华东、华中2个区域电网,天津、河北、山东、浙江、福建5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